物业服务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为了提高威海市的物业管理水平,威海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正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将物业管理纳入对街道办事处的考核中,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的物业管理机制。
工作重心下移 发挥居委会能动性
8月31日,威海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办公室对市区部分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进行了季度考核。在高区一处小区内,威海市物管办工作人员对公 共绿地有没有定期修剪、小区公共收益及使用有没有定期公示等指标,进行了细致的考核,怡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考核。
据威海市物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从2014年开始,我市开始尝试“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目前,全市400多个小区已经被纳入四级监管机制中。
所谓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就是威海市物管办负责物业管理活动的行业监督,对区物管部门进行考核,区物管部门考核各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开展属地 管理,指导居委会加强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而居委会则充分发挥其与业主接触的能动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
“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年终考核里,街道办、居委会的意见对考核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街道办、居委会认为该企业服务不达标,那么,这家企业的资质审查就过不了关。”高区物管办负责人表示。
企业有了“紧箍咒” 物业服务更精细
“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给物业服务企业戴上了“紧箍咒”,也让大家由被动变主动,最大限度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物业服务质量。
“以前我们是被动服务,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促使我们化被动为主动,想方设法走在业主前面,在业主开口之前,把所有工作都做好。”帝景文院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李先生介绍,现在,他们的物业服务比以前更加精细化了,虽然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却换来业主的好口碑。
对于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广大业主好评不断。“这种分级管理很科学,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业主受益。”一 位业主表示,有了居委会这一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沟通的纽带,物业服务企业没有想到的,业主可以通过居委会传达,而居委会也可以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倾 听业主的心声,从侧面督促和改进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
多项工作共同推进 不断完善物业服务环境
据威海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威海市将在2017年前,建立完善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考核体系和物业管理信用评价体系。考核结 果、信用评价结果将作为企业资质评审、前期物业招投标管理等的重要依据。并逐步推动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管理体系,构建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 业、建设单位共商事务、协调互动的“四位一体”社区物业管理机制。
目前,环翠区、高区、经区、临港区已经初步建立起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实现了层层分工、步步监管的工作常态。
经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底,经区出台了《物业服务企业考核管理办法》,确定了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的实施细则。“物管部门 对街道办事处考核,街道办事处对居委会考核,居委会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考核,最终将考核成绩汇总通报,区物管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对企业进行奖惩。”成绩与企 业荣誉挂钩,优秀企业有奖励,而不合格企业在项目招投标、资质审核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环翠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每个星期,各个居委会的网格员都会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记录并上报居 委会,物业服务企业限期整改,整改不及时的要扣分。“居委会每个月对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考核,街道办事处每个季度对物业服务企业和居委会的工作进行考核,最 后将成绩上报给区物管部门。”
此外,临港区也针对四级物业管理监管体制出台了自己的物业考核办法,考核不达标的物业服务企业,年底既无法评优,资质审核也无法保障。
在威海市物管办工作人员看来,所有这些机制的建立,都是为了给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物业服务环境和居住生活环境,也是为了在威海市逐步建立起一个规范、科学、有序的物业服务市场。